南京工业大学开发新技术,识别茶叶的品级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周伟记者李楠)过年过节,买些珍贵特产,回家打开外包装,防伪码、商品标签、产品质量承诺书等一应俱全,里面的实物却是“假冒伪劣”。这种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的情况,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防伪技术也无计可施。针对这一市场痛点,近日,南京工业大学张帆教授团队开发了一项新技术“面向生物外观特征的鉴真溯源系统”,帮助大家明辨真伪。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部分模块化产品已经投入具体应用,不仅如此,该技术还能识别茶叶的品级。

南工大团队开发新技术,能识别茶叶的品级

△用户拍摄图片及算法自动提取茶叶区域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防伪,如内外码防伪技术、激光镭射防伪技术等,都是在标签或外包装上面做文章,无法确定包装内的产品是否为货真价实的正品。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张帆介绍,基于生物特征的图像鉴真溯源技术集成与应用,利用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出卷积神经网络鉴真防伪模型,对商品的纹理进行模拟计算,将计算结果保存在云端数据中心,并通过外包装识别算法,保证包装内的商品就是生产加工出厂的那一件商品,真正做到了一物一码。

张帆举例,比如要验证青藏特产牦牛肉的真伪,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只需要扫一下包装盒上的二维码,并按照指引拍摄商品的实物,通过云端数据中心鉴真防伪模型的计算,实时给消费者反馈当前商品是否与外包装为配套商品,同时反向追溯联盟区块链上商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信息,方便快捷地鉴定出商品的真伪。

南工大团队开发新技术,能识别茶叶的品级

△茶叶图像的识别及溯源码信息验证过程

除了鉴定真伪,该成果还能鉴别商品的品级。“比如茶叶,由于茶叶品级间差异微小,相应的鉴别工作往往需要专业人士来做。”张帆指出,消费者只要将茶叶平铺到白纸上,用手机拍摄,并通过小程序上传服务器后端,对拍摄的茶叶产品图像进行识别,就能反馈给用户茶叶的具体品级。“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有效地提升相关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大大减少了专业人力方面的投入。”

据悉,该成果实现农产品鉴真防伪,目前已应用于雨花茶、黔茶、五常大米、青海牦牛肉、藏系羊肉、枸杞、藜麦、酸奶、果蔬等120多种农产品,识别率达到90%上。

“课题组还在探索扩大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比如阳澄湖大闸蟹等,帮助消费者鉴别,吃到最正宗的产品。”张帆说。(通讯员供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 http://www.tgcxw.com/wenda/51466.html

(5)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