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遇见茴香

乡村笔记(湖南·朱玉华):难忘家乡的茴香茶

来到悉尼也有些时日了,对居住地周围的环境也渐渐地熟悉了许多。这不,今天信步走到一个地方,好大的一个公园,因为靠近奥林匹克村附近,姑且叫她奥林匹克公园或澳运公园吧!公园很大,走一圈估摸着要半天吧。里面有小山头有坡地,有水塘也有小溪,还有树林和草地,有塑像也有供小孩玩乐的运动设施和场地,总之是个休的好去处。

我沿着小溪顺流而下,脚下是只限行人和自行车通过的炒砂小道。没有一点灰尘,没有一丝裸露的土地,行人也比较稀少。看起来周围的植被除草地是人工移植的外,其他都是自然生长的,舒适幽静,很有点“小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味道,我边走边想。走着走着,前面一层稀稀的绿,黄黄的花,瘦瘦的杆吸引了我的眼球,啊!茴香,是茴香!一丛野生的茴香!真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我连忙跑过去抓住茴香放在鼻下猛吸,一股清香,久违的清香沁入心脾。在这南半球的异国他乡,居然发现了茴香,我兴奋不已。要知道我的家乡就是小有名气的茴香小镇呀!

老家在江南的花炮之乡,捞刀河上游东岸。是个美丽的小山村,水不深而清澈,山不高但郁郁葱葱。最有特色的是每家每户房前屋后、田角地头都种有茴香。一到春天,一丛丛青翠欲滴,细细密密的茴香叶给人一种朝气勃勃的感觉,让人百看不厌;夏季,高高瘦瘦的杆,黄黄点点的花,看一眼就觉得清爽宜人;秋天,茴香籽已成熟,小粒粒在伞状的枝桠上排列着,煞是好看。小时候我们几个光屁股常常偷摘茴香吃。扯下一桠就往嘴巴里塞,那个香哦,如今想起来都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乡村笔记(湖南·朱玉华):难忘家乡的茴香茶

我们那里的茴香主要是用来泡茶喝的。家庭主妇们将接近成熟的茴香採下,洗尽晾干,小心翼翼地收藏。客人到家、家人生日和喜庆节日是一定要喝上茴香茶的。当然如果是收成好,茴香多的年景,平时也有茴香茶喝。最慎重其事的要算喝生日茶了。家庭成员无论男女老少,每逢生日,邻居以及附近的朋友都要赶来聚在一起喝生日茶。来喝茶的主要是婆婆姥姥、大妈大婶们。有的领着小孙孙,有的带着鞋底、鞋面等手工活,边聊家常边做手工,一坐就是大半天,直到日头逢顶才匆匆忙忙地回家为男人们做中餐!这时要是有男人来了,保准会说:来客莫来女客,来了女客,水缸矮一寸,尿桶涨一尺。说完,满屋人哄堂大笑。

喝生日茶,最忙的是家庭主妇了,老早就得准备茴香和茶叶,茶叶最好是自己亲手摘、亲手制的,而且茶叶要采摘的嫩,制作要精细,最后用烟火焙干,称为烟茶。茴香配细茶,肯定得到大家的夸奖,主妇更是乐哈哈的,茶泡得更为起劲了。茶水是最好的山泉水,火要旺,水要烧到沸腾,然后将茶杯摆在茶盘里,在杯里放茶叶和3-5桠茴香再冲泡。喝茶也是多多少少有点讲究的:无论生人熟人,只要走进家门,主人就会递上一杯冒着热气的茴香茶,喝完第一杯马上端来第二杯,如此反复。总之如果你的茶杯空了,主人立刻再递上一杯。这对外地来的人来说还真是个难题。我的朋友曾说:到你们那里什么都好,就是茶难喝!我听后不禁大笑:有那么难喝吗?他说的难喝,不是不好喝的意思,是太多的意思。其实你不想喝了,只要不将茶杯喝干就行,主人见你杯里还有茶水,一般不会再端茶给你的。而这端茶接茶也是有些规矩的:首先茶水不能泡大满,茶泡好后,恭恭敬敬端到客人面前,轻轻地说一声:请喝茶;客人呢,连忙起身双手接着茶杯,同时说声“劳烦你”(谢谢你的意思),再轻轻地将茶杯放在自己座凳的下面。总之从泡茶端茶到接茶,都显得那么悠闲惬意,那么斯斯文文,那么和谐亲切,那么温良恭俭让。

乡村笔记(湖南·朱玉华):难忘家乡的茴香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 http://www.tgcxw.com/rexun/54280.html

(5)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