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间作绿肥的作用有哪些?

我国茶园以棋盘式种植,行株(丛)距大,空隙地多,因此在历史上就有间作绿肥的习惯。全国解放后新发展的茶园大多数改为条栽密植式,密度大,行间空隙小,已无法再间作绿肥,但在茶园幼龄期间或台刈更新以后的1~2年内,由于树冠尚未封行,覆盖度小,行间空隙多,仍然可以间种绿肥,因此发展茶园间作绿肥仍有积极意义。

一、茶园间作绿肥的作用

茶园间作绿肥,尤其是豆科绿肥,对改良茶园土壤有良好作用。首先是绿肥的有机质含量丰富,含氮量高,并能固定空气中的氮,将其转为有机态氮,从而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含氮水平。例如,江西省刘家站综合垦殖场的低丘红壤茶园,种植绿肥前土壤贫瘦,有机质含量只有0.5%~0.8%,全氮含量只有0.03%~0.05%。由于土壤理化性质差,肥力水平低,所以新垦茶园茶苗成活率不高,生长不良。经过3年间作冬、夏绿肥后,土壤有机质提高到0.13%,全氮含量增加到0.06%,由于肥力提高,茶树生长明显改观,产量提高,品质也得到改善。

茶园间作绿肥

其次,茶园间作绿肥,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据杭州茶叶试验场的试验,在坡度为3°的幼龄茶园中间作绿肥(花生和燕麦),土壤冲刷比原来减少2倍。安徽省祁门茶叶研究所的试验,在坡度为5°~10°的1年生幼龄茶园中,日降雨量为20~30毫米时,其泥土冲刷量达260千克/亩·小时,间作绿肥后的冲刷量减少到47.5千克/亩·小时,间种绿肥后的土壤冲刷量是不间种绿肥的18.27%。由此可见,幼年茶园由于茶树覆盖面小,间作绿肥是防止土壤冲刷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一些坡地泥坎茶园来说,梯壁表面由于受风雨、水等风化侵蚀,塌坎现象十分普遍。

但在梯坎上种植多年生护梯绿肥之后,梯壁上长成厚厚的覆盖层,其径流大为减慢,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据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测定,每小时降雨量为3毫米时,梯壁种爬地兰绿肥的,其径流速度为0.34米/秒,未种爬地兰的地表径流速度为0.53米/秒;雨水径流量,爬地兰区每分钟每亩100.05千克,比对照茶园减少27.6%;土壤流失量,爬升区是对照区的21.17%,基本上解决了水土流失和防止了梯壁倒塌现象。

茶园间作绿肥

茶园合理间作绿肥,对促进幼龄茶树生长的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尤其在我国华南地区,由于气温高,太阳辐射强烈,夏季常易将茶树灼伤;茶园间作高秆绿肥后起到遮荫、降温和改善茶园小气候的作用,从而防止茶树灼伤现象。据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试验,在幼龄茶园行间间作土豆,7~9月份最高低温比对照下降10~15℃,大大减少了炎夏高温的威胁,提高了茶苗的成活率。在长江以北茶区,茶树冬季常出现冻害,如在幼龄茶园间作冬季绿肥,据有关单位测定,能使地温提高0.6~6℃,茶苗受冻率减少9.8%~16.8%。

由于上述原因,茶园兼做绿肥,一般都具有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和改进品质的良好作用。据陕西省平利县示范茶场的试验,2~4年生茶园间作绿肥后,茶苗高度增加了6%~60%。广东、福建、安徽、浙江、河南等省有关部门的试验也表明,茶园间作绿肥,范麦茹土后,茶叶产量比不间作增加11%~75%,对夹叶比例减少,正常茶叶比例增加,茶叶原料品质明显改善。但是茶园间作绿肥要合理,否则在绿肥生长期间,与茶树发生争肥、争水、争光的现象,还会造成互相感染病虫害以及闷热闭塞的小气候,都有害于茶树生长。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 http://www.tgcxw.com/kx/52181.html

(5)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