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茶人都爱做大堆?

?一

有一年和朋友去见一个老茶人,普洱茶热刚刚将息下来,炒茶的跑光了,喝茶的倒是来了不少。

于新客而言,普洱茶和其他茶有很多不同,一个是故事多,每一片都是一长串的故事,而讲述者都可以做到滔滔不绝,这是其他茶类,尤其是绿茶类所没有的全新场景,这等于让茶客打开了一幅新画卷,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稀奇。

 

那天去厂里,一堆人都在,老前辈自己慢悠悠泡了一壶浓浓的熟茶,我们三人坐一边,喝他亲自泡的茶,算是礼遇,一拨人坐一旁,喝茶艺师泡的茶。前辈泡的新熟茶,一杯接一杯的喝,看茶汤也知道浓度,我喝了一小口,耐不住堆味,放在一边,朋友不一样,新手,好学,崇拜的盯着老前辈,生怕漏听半句话,不断学着一杯一杯的喝浓茶,茶汤呈酱油汤,茶色不通透,老茶人说这是好茶啊,大堆做,茶工好,茶就好,这样的茶治百病,我73年起就开始喝熟茶了,喝到现在,你看我什么病都没有。

 

他是前辈,我自是不好说话,其实现在产业内,讲到熟茶,大家都刻意强调做工,拼配,而严重忽略原料,这本身就是产业一个巨大的问题。

原料不好,但是成本廉价,销售量大,给入门客的感觉就是普洱茶难喝。

没有深入产业之前,我也特别迷信技术,认为技术能改变一切。

事实上,熟茶生茶都要非常讲究原料才对,以前的大厂包括现在的大厂,原料这一块恰恰不太讲究。

而我认为入口的东西,应该要讲究。

我们是中国人,吃什么喝什么,都讲究一个色香味,而恰恰是这个色香味,原始的质朴的,更长久。

就像我们吃山珍海味,一定是讲究吃野生的吃原生态的,原料讲究了,制作反而非常简单。大多数口感好的东西,制作都不是太讲究。

 

老茶人崇尚做大堆,其实做大堆不过是旧时代的认识。

这个道理很简单,现在大家都认为做大堆,发酵茶数量多就是大师,这种认识错之有错,哪里有认识认为大学食堂的大师傅就是一等一的厨艺大师的?

 

普洱茶上有很多错误的认识,只不过流传广泛,传播者的身份地位不一般,大家就认为是理所当然。

 

之前发熟茶,都讲究“做大堆,发重茶”,做大堆温度才起得来,菌种接得好。这种认识具有普遍性,而这种认识往往非常有片面性。

 

这两年小堆做茶的非常多,市场一些小众玩家的熟茶水准远远超越了前时代的茶品,这几乎是一个共识,甚至很多二十年的老熟茶也难以与之比较。究其因,原料超越了之前很多很多倍,口感的饱满度黏滑度就完全不同。

 

这就可以看得出,所谓做熟茶必须大堆才能起堆温的说法完全就是一种误导。

 

做大堆,主要的考量是在成本,这像食堂做菜和小锅做菜的成本道理相同,其口感结果也成正比。做大堆,节约人工成本,原料成本,损耗摊销低。做小堆,损耗居高不下,远远超过大堆,到达30%也是非常正常的数据。原料成本高,损耗大,价格还远远不如生茶。

 

出门后,朋友说茶叶不好喝,我不知道怎么答,回想了泡茶的过程,只能说他不会泡茶。

好茶要好水要好器,这才是品茶,而不是解渴。这就像鲈鱼蒸汽大火15分钟,口感老了。

云南人之前不讲究泡茶,是条件所限,就像圈外人不会用盖碗,道理差不多,是条件的限制,而现在有条件不讲条件,这就真的是不懂茶了。

耐人寻味的变化,普洱茶茶艺的改变

二?

 

香港人蔡澜先生说:“云南人不懂喝普洱,普洱以前都是给新疆、蒙古人喝的。”要是平常人说这话,大家都会争辩一番,蔡先生是名人,名人说大家就觉得有道理,平常所见,茶山上的茶农不会泡茶,茶厂也不讲究,加上云南人喝生茶,汤色不一样,很多人都会这样认为,云南人不懂喝普洱茶。

 

不多年的前的云南人的确不喝普洱茶,甚至也没有听说过。

茶叶专家王平盛老师说,上世纪90年代,勐海茶厂发酵车间是保密单位,参观都不让参观,老百姓又怎么懂?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间,普洱茶主要是外销和边销,内销的份额极其小,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云南茶叶私人出省邮寄也不能超过2公斤,至于毛茶出省的管理那更是严厉,需要出省准运证。

 

港台有些茶商自言八九十年代就到西双版纳收茶叶,其实不知道,云南的茶叶当时属于计划经济,上面是外贸系统,下面是茶厂代外贸之职,或者就是供销系统。行外人连体系为何物都不明白,如何收茶做茶?而且,当时的“边控”管理很严格,港台人士虽然是统战对象,要下去一次,同样不容易。真正的茶叶市场开放,实际是到了九十年代末期的事情,外贸一片垮,茶厂自谋生路。

 

那个时期的云南和全国的消费习惯一样,都是绿茶,蒸青绿茶一统全省的口感,家庭,茶馆,超市,办公接待,无不蒸酶茶,即使是当时的省茶叶公司也是如此,没有任何普洱茶的影子。

行内人接触早一点开始喝普洱的,也是90年代末期的事情。普通老百姓是直到2007年,中央电视台批判《疯狂的普洱茶》,不批不知道,越是大批判,反而从行内传到了行外。

而在蒸青茶之前,云南人传统是喝青茶,即春尖、春芽、春蕊、甲配乙配等晒青系列,现在叫生茶。

没有功夫茶泡法这一套之前,云南人都是大缸子泡茶,若是泡普洱茶,一不小心,茶汤发黑,从审美的角度说,没有绿茶的汤色美观,论口感,这样的泡法,即使是熟茶也是又苦又涩还发酸。那个时代,云南人还不会功夫茶泡法,要想茶叶好喝,连工具都没有。

前面两年,有一些茶厂突然流行大罐子闷茶,把茶叶撬一坨丢进去,闷5分钟出汤。茶厂茶商到处去定这种保温茶壶,买多一点茶的就送一把保温壶。这种流行风很短暂,根本的原因在于本末倒置了。

品茶不是喝水,形式内容都得区别于喝水。选茶选壶,撬茶泡茶,一整套动作下来,茶客觉得是一种自我放松。你现在为了推广茶,把泡茶这一段截断了,等于把人放松、享受的过程截断了,怎么不短命?

喝功夫茶本身就是一种慢生活,随意的提速自然是拔苗助长。

普洱茶今天让人之所以感觉有文化,其实是把泡铁观音那一套直接移植到普洱茶身上的缘故。

你要不信,每个人发个大茶缸,泡一缸子普洱试试?

很多时候,场景、道具一变,所谓的文化味就会消失,更不要谈对于口感的把控。

就像现在,茶艺盛行,大家追求把每一杯茶泡好,这就是真正的茶艺。

有一次,有个茶艺师用一把99足金做的壶泡茶,茶艺老师的本意大概是尊重,然而,就茶论茶,这样的器具泡茶,好茶叶会泡成烂茶,这就是叫显摆茶艺,连茶叶最本质的东西都抓不到。

结语

普洱茶虽好,却也不可品饮过多。物极必反,茶友们需照顾身体,不可强求

文章不易,能否点个赞支持一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 http://www.tgcxw.com/kx/4654.html

(5)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为什么不要在猫咪面前铲屎

    不要在猫咪面前铲屎,因为猫咪会觉得自己的领地被侵犯,可能会变得不友善或者对自己的卫生习惯产生影响。 原因 影响 侵犯猫咪的领地 可能会变得不友善 ...

    小K
    2023-05-09 23:08:30
    24 0 0
  • 西京学院学费为什么那么高(西京学院学费)

    1、西京学院硕士学费在24000-28000元左右2、西京学院研究生学费大概多少这个问题是每个准备打算报考西京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同学共同关注的问题,西京学院在职学费和西京学院在职前消

    小K
    2023-05-08 15:58:27
    24 0 0
  • billkin为什么叫比尔金

    比尔金是一位知名的泰国男演员,代表作品有《永远的第一名》等。他在演艺圈中备受瞩目,因其精湛的演技、帅气的外表和深入人心的作品,深受粉丝们的喜爱与追捧。 姓名

    小K
    2023-05-08 09:03:08
    24 0 0
  • 为什么女人总是容易一往情深

    女人渴望爱情和被爱,在感情中过于投入,容易陷入深爱而难以自拔。 原因 解释 社会文化因素 传统文化中,女性角色是温柔体贴,以婚姻为人生目标。 内心...

    小K
    2023-05-08 08:45:13
    24 0 0
  • 为什么八月四号是情人节

    八月四日是中国传统情人节,因为在古代的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象征着爱情和奇迹。传说当晚,鹊桥一线牵,凤凰仙子相伴,令人们倍感浪漫幸福。因此,八月四日被视为情侣之间

    小K
    2023-05-07 22:45:31
    24 0 0
  • 唐三为什么不杀胡列娜

    唐三不杀胡列娜是因为: 胡列娜是他的同门师妹,激发了他的责任心和保护欲。 胡列娜本身并没有恶意,只是被卷入了阴谋中。 唐三认为杀了胡列娜也无法改变事实,只会让自己陷

    小K
    2023-05-07 19:04:12
    24 0 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