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一本农村工匠证,农民也能承包工程啦!”

去年12月,浙江省诸暨市浬浦镇白杜坞村,一项预算23万元的道路硬化工程向本村5名工匠招标。最后中标的村民周国普欣喜万分:“凭一本农村工匠证,农民也能承包工程啦!这在以前不敢想象。”

得知消息,我也跟着高兴,周国普算是我的“学生”——正是通过职教中心的培训,他才拿到了工匠证。

“这次国普直接承包,避免了层层转包的弊端,不仅为我们省了至少2万元钱,而且方便村民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村委会主任黄国仁也很开心,“这次你们可帮了大忙。”

这话说到了我的心坎里。通过创新,我们帮助基层破解了农民承包村级工程的资质认定难题,也赢得了基层对中职教育的认同。

推动乡村振兴,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级“蓝领”,可受制于传统观念,有不少家长担心上职校的前景不明朗。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在服务地方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下大力气。

去年夏天,几位专业教师敏锐地发现农村庭院建设需求越来越大,于是推出“园林+建筑”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四位教师每人交出一份庭院设计图,然后搭出风格各异的微型庭院。作品在朋友圈发出后,引发不少学生及家长关注。半年后,该专业在我校开设。

参与乡村振兴,光有点子不行,“硬件”也得跟上。“你们为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输送了大量技能型劳动者,政府必须大力支持”,诸暨市副市长俞越听取汇报后,便向发改局、财政局讨政策、要资金。很快,投资3000余万元的建筑实训大楼盖了起来,数字化信息化实训给职业教育带来了质的提升。

诸暨竹编大师袁建虎有个绝活,能削出头发一样细的竹丝,并编制成各类工艺品、书画作品。但他也有担忧:“我60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这手艺恐怕要失传。”于是,我们请来袁师傅开设选修课。不到3年,就有学生的竹编作品在省级工艺品展览会中获得一等奖。

近年来,我们陆续引进了舞龙、泥塑、茶叶炒制等非遗项目,还成立了非遗传承中心,鼓励学生将具备商业化的项目申请注册商标。很多学生还开起了淘宝店,边学边经营,积累了经验,毕业后可以接着干。

学用结合,硕果累累。有学生用平时在社团学的技术成立了融媒体工作室,年收入30多万元;还有学生利用社团企业化运作经验开了家香榧食品公司,年产值上千万元……

在基层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我越来越意识到,我们的工作只有顺应时代,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在火热的生活中淬炼、升华,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作者为浙江省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校长)

栏目投稿邮箱:yxxz8494@163.com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作者:周洁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 http://www.tgcxw.com/kx/31762.html

(5)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