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春草,就是一个绿色的梦

云南大地是美的。当你行走在这片大地上,看久了群山、村寨,你会有一种莫名的触动:一根春草就是一个绿色的梦,一抹寒烟就是一首朦胧的诗。你不仅会被这里的少数民族多彩文化所吸引,更会被浸染在这方土地上的生态文化魅力所折服。

位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哈尼梯田,历经千年风雨,如今依然生机勃勃,将远古与今天连接在一起,展示出一幅历久弥新的中华生态文化图景。千百年来,哈尼族人利用哀牢山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修筑众多缠绕大山的沟渠,又在沟渠下开发出一垄垄梯田,并用大大小小的水网将沟渠水引入田中灌溉。水流经过梯田层层下注,最后汇入谷底江河,又蒸发为云雾阴雨,贮留在高山森林中,形成良性循环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让梯田千年不衰,而且充分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两者的和谐发展。

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话题。哈尼梯田展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或许超过了农业本身。我们可以肯定,他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选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路径,充满了生态文明的智慧光芒。

在云南,除了哈尼梯田,另一个让我印象颇深的,便是茶叶。

人类有着悠久的饮茶史。如今漫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景迈古茶山,仍然可以看到上千年的古茶树。我们无法想象是谁种下了这些古茶树,更不知道有哪位阿哥阿姐在这些茶树上采过茶。但我们可以和千年前的某位美丽姑娘喝同一棵树上的茶叶,实在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

当年的茶人走了,留下的茶树却伴着自然风雨在新茶人手中续写着茶叶的历史,传承着云南大地茶文化的发展之路。今天,随着现代公路修通,茶马古道逐渐湮没于岁月和丛林之中,不见成群结队的马帮,不闻清脆悠扬的铃声,但是茶香却飘得更远,凝结于茶苗之上的生态文化魅力,依然在云南大地上生生不息。

彩云之南所展现的生态文化图景,让我叩问和思考,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我们怎样从那些凝结着先人爱与汗水的山河大地上,追寻亘古不衰的生态文化脉络。从历经千载依旧壮观的哈尼梯田,到源远流长、闻名世界的中国茶文化,这份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以和谐共生的理念汲取自然馈赠的智慧,值得我们代代传承。

竭泽而渔,便会明年无鱼。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需要我们赓续好勤劳俭朴的生活观念。中国自古注重对个人勤劳俭朴品质的培养,把勤劳俭朴视作一种美德。“农之求食,首在修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稼穑艰难,首重勤劳。三年耕,有一年之蓄,则又重在俭。勤俭为修身之根柢。”虽然如今的农业生产力日益发达,但勤劳俭朴的品质是保证我们结出更多生态果实、创造更大生态价值的重要精神支撑。代代辛劳耕耘的先人,用手掌和汗水告诉我们粒粒皆辛苦的不易。面对未来,“勤俭为修身之根柢”仍然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 http://www.tgcxw.com/kx/31273.html

(5)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