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满欺人”:准女婿拜见丈人,丈人以茶款待,斟茶时茶汤满溢

茶文化: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bai,且喝一杯茶去;劳心du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茶来。

01

近日,偶然看得一个短视频,内容大概是,一位准女婿去拜见未来丈人,丈人以茶款待准女婿,却在斟茶之时,使茶杯内茶汤满溢,准女婿见状,知道这是“茶满欺人”之意,而选择离开。准女婿在视频结尾转身离开时,一曲悲凉的音乐响起,烘托他被丈人蔑视的内心之痛,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视频中准女婿的“卖惨”博得很多年轻人的支持,年轻人嘛,难免都经历这样的场面,触景生情之下,发出声援也不足为怪。只是,这“茶满欺人”之道,虽然确实是一种茶俗,但是视频作者对其可能还是一知半解。

“茶满欺人”是茶俗的一种,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每个人都该学一学

茶,自古以来就是接待客人的重要饮品。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大官,喜饮茶,好客,不论你身份尊卑,只要是愿意上门饮茶畅谈,官员都热情接待,以茶会友。当时他的邻居中,有一位秀才便是他家的常客,经常与官员品茶论道。

这一日,秀才又来找官员饮茶,却不知官员有急事要出门办理,却又不好明言。秀才又兴趣正浓,全然没有离去的意思,心急如焚的官员,便在为秀才斟茶的时候,选择将茶汤满溢,暗示秀才他心急出门,秀才却不解其意,以为是官员不小心为之,继续高谈阔论。

官员无奈之下,连续三次斟茶满杯,这时候秀才发觉主人是在下逐客令,赶紧起身拜谢后匆匆离开。

这是关于“茶满欺人”来历的说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茶满欺人”,最初表达出来的含义并非是倚强凌弱,更不是长辈对晚辈的蔑视,而是因为客人过于专注,没能领会主人的表达出来的信号,主人无奈之下,才采取这样委婉的表达方式。

“茶满欺人”是茶俗的一种,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每个人都该学一学

相反,在茶文化之中,即便是一窍不通之人,也会轻易理解,长辈主动为晚辈斟茶,其中带有“爱”和抬举之意。尤其是在将自己宝贝女儿托付他人一生这样的大事之上,长辈以满杯之事考验准女婿心性并不过分,如果准女婿作为后辈,又是有诚意迎娶他女儿的人,只能看到长辈斟茶中的“欺人”,而看不到长辈此举中的“爱”,岂不是太过自满而受损吗?

茶不满杯,蕴含老祖宗留下的智慧,表达一种“满招损谦受益”的思想。对于饮茶本身而言,茶,在于一个“品”字。茶不满杯,方便饮者以鼻嗅之而饱闻茶香,留有足够空间,又防止茶汤溅射而出,污了衣衫或烫伤皮肤。品茶,悟道,才是茶文化所在,如果偏取茶俗一偶,反遭其损。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当有长辈或者上级领导为您斟茶的时候,也要遵守礼节。比如,当您的长辈或领导给您斟茶,您要对这份“爱”有所回应,方式是以食指和中指并拢,第一指节和第二指节弯曲,采取一种类似跪拜之姿,轻叩桌面2、3下。如果给您斟茶的时候,您正好站着,身边又没有放置茶杯的地方,则需要以同样的方式轻叩茶杯,然后再双手捧上茶杯,请长辈或领导为您斟茶。

“茶满欺人”是茶俗的一种,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每个人都该学一学

茶文化在人与人之间讲究的是一个“敬”字,晚辈为长辈或者上级斟茶时,他们一样需要回应,只不过方式有细微差别,是以单中指进行轻叩。而且要让尊长坐在泡茶人的左侧,左,在茶文化当中,乃是尊位,尊者为上,亦称上位。

02

“茶满欺人”,其实只是茶俗之中的一种,切忌习得一知半解,便奉若为至宝,若遇斟茶人不小心而为之,就以此道伤人,实在与茶文化的包容满溢之道有所违背。

如果您有机会驾临广东饮茶,有一个茶俗还真要事先了解一些,比如叫茶倌给您添茶水时,可千万别大吼一声“小二,添茶。”您只需要将茶壶的盖儿,放在茶壶和茶壶柄之间,成半盖半揭之势即可,茶倌见了此景,自然乐颠颠地为您填满茶水了。

“揭盖添茶水”,这不是暗语,也是一种茶俗,不让您直接高喊茶倌添茶水,并非是附庸高雅,而是添茶水的小哥,怕您的茶壶里有鸟。

“茶满欺人”是茶俗的一种,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每个人都该学一学

在光绪年间有一位名为荣禄的大臣,在朝中地位颇高。清朝经历200多年的变迁,当年能征善战的八旗子弟早已经失去锐气,一个个都成了玩猫逗狗遛鸟的花花公子。荣禄有一位族中的侄子,名为荣寿禄,这名听起来就富贵喜气,但是这人却是一个十足的恶霸。

荣寿禄有一次在茶馆饮茶,因为手头缺钱,边喝茶边琢磨着去哪里讹钱。看着自己的鸟儿叽叽喳喳的叫,突然灵光一闪,想出一个损招来。他把茶水喝完以后,将自己的鸟放入茶壶之中,盖好盖子,大叫茶倌添茶水,茶倌不明就里,陪着笑就来添茶水,就在打开壶盖那一刻,一只鸟腾的一下飞上天去,茶倌被这突如其来的飞鸟吓一跳,这时候他才发现,恶霸荣寿禄已经站起身来,揪住自己的衣领,让自己赔他的鸟,张嘴就是上千银元,让茶倌欲哭无泪。

真应了那句话,人生就像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要苦一阵子。

“茶满欺人”是茶俗的一种,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每个人都该学一学

您还别笑,这“揭盖添茶水”的茶俗,相传就是来自这么一次恶霸的碰瓷儿事件,你想啊,这茶馆生意本来就是小本生意,任谁也经不起这么一手,所以,打那以后添茶水必须开壶,成为行业内不成文的规定了。

03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在中国历史上有极大的影响,直至今天依然影响着全世界,很多国际友人,都以明悟中国茶道和茶文化为荣。

茶,性洁,可谓雅俗共赏。在民间牛饮可以,在世界顶尖会议上出现也不失高雅,这种容纳百川的品质,使茶文化终成大道。

在我国民间,普通百姓过日子常说一句老话,“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这茶在我国是深入人心,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种重要饮品,只不过时至今日,“柴米油盐酱醋”依然为广大百姓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之品,这“茶”反而以一种瓶装饮品活跃在年轻人手中,尽管是多了一种存在形式,保留茶的味道,却失去了茶文化本身的意义。

“茶满欺人”是茶俗的一种,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每个人都该学一学

茶之所以得到尊宠,并非独独因其口感独特玄妙,正如《茶经》所言,茶者,“精行俭德”。这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杯清茶,若只用来解渴,便是暴殄天物之举。茶有德,乃是“廉美和敬”之物,可补人德之缺失。

品茶,品德,品的更是人生,悟的是道理。茶文化也好,茶俗也罢,都是老祖用几千年的时间沉淀下来的瑰宝,我们当惜之,爱之,不敢轻易离弃。更不能弃之如敝履,崇洋媚外,做“捧着金碗要饭”的惹人发笑之事。结果就是,自己家弃之不用的至宝,反成了别人的掌上明珠,若有一天你我听外国人讲茶道,岂不是丢尽了祖宗的脸面。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一品香茗,不仅仅是留下无穷回味,更对自身大有裨益。冲泡一杯清茶浓汤,舒缓身心的疲惫,一个有茶陪伴的清闲时间,在如今显得如此奢侈。

“茶满欺人”是茶俗的一种,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每个人都该学一学

偷得浮生半日闲,是我们如今在劳作之余,最有品味的享受,远离喧嚣的繁闹,与大自然更加贴近,而且在你饮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拥抱其中的茶多酚,让我们精神饱满充沛,如清晨的新茶,充满朝气。

品茶,也应该有选择,更多人适合品味花茶,花茶味美清幽,回味无穷。在蔡襄《茶录》之中有这样的记载:“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欲助其香,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

可见,在古代这样的花茶甚至会引起争抢,令人头疼,足见古人对花茶的喜爱程度。

“茶引花香,以益茶味”

以植物果实和花朵入茶,融各种优点于一体,对自身好处不言而喻,这是我在品茶过程中最真实的感受。

“茶满欺人”是茶俗的一种,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每个人都该学一学

如果您也喜欢在闲暇时饮上那么一口,千万就别错过这次618活动,整整18包的套装组合,带给你最优惠的高端品味,给自己一次和好茶亲密接触的机会,点下方↓横幅选购:

#文史好物大赏##618好物趋势#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 http://www.tgcxw.com/cyzx/6327.html

(5)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4种菊花茶的“神仙搭配”,个个都好喝又营养,有没有你喜欢的?

    步入6月之后,天气也是一天比一天干燥了,若是补水不充分,就很容易上火,这时候很多朋友,都早早地泡上了菊花茶,利用其性寒的特点来帮助压制夏日的“火气”。菊花茶作为有着

    小K
    2022-11-25 08:36:45
    24 0 0
  • 179元买的“热水壶”,用了2个月,真实用

    天气越来越冷,大家一定要注意添衣保暖,在饮食上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及时给身体补充能量,御寒保暖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冷饮、寒凉的食物尽量少吃,适量多喝一些温热水更

    小K
    2022-11-25 08:35:48
    24 0 0
  • 茯砖茶中的“金花”越多,品质越好吗?

    爱喝茯砖茶的朋友一定知道金花,而且市面上有一种主流的观点就是,茯砖茶的金花越多,代表它的品质越好,那么,真相真的是这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覆盖在茯砖茶金花上的

    小K
    2022-11-25 08:35:39
    24 0 0
  • 普洱茶的“涩感”是怎么来的?

    一款普洱茶的综合口感是由苦、涩、香、甜、润、滑决定的,每一种口感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喝茶在爱茶人心里早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喝茶,它更加像是品味百态人生,谱写不同的人,在

    小K
    2022-11-25 07:16:03
    24 0 0
  • 菊花茶不能直接泡,否则与“毒水”无异,正确喝法是这样的

    导语:菊花茶不能直接泡,否则与喝“毒水”无异,正确喝法是这样的菊花除了可以食用,还可以晒干了泡成菊花茶,泡出来有淡淡的清香,很适合夏天喝,可以单独泡,也可以和绿茶

    小K
    2022-11-25 07:15:46
    24 0 0
  • “大益”牌商标起源于什么时候?

    大益普洱茶品质特性篇1、“大益”牌商标起源于什么时候? “大益”牌商标于1989年6月10日由勐海茶厂成功注册,享有专有权。由于“大益”牌产品传承了勐海茶厂厚重的历史、一心只

    小K
    2022-11-25 07:15:05
    24 0 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