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三项措施”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升级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

近年来,荔波县黎明关水族乡把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接续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从引导扶持、招商引资、打造品牌“三项措施”入手,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升级。

注重引导扶持,凝聚特色产业发展合力

创新建立村集体经济“六个一”发展模式,对于每个特色产业,每年都安排了专门的发展基金和工作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同时结合今年村级换届工作,积极培养村干后备力量,主动推荐和吸纳一批有本领、懂经营、能干事的常务村干,在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产业的过程中,任何产业或项目都明确一名常务村干为产业负责人。目前,建立村级换届“五类人员”后备干部库共70人,采取双向自愿的原则安排16名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等提前参与村级产业发展,14个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突出招商引资,提升特色产业发展层次

引进广西忻城高龙农业、贵州黔晟农业、云南勐海金沙等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百香果、罗汉果、白芨、甜茶等特色产业,建成西竹村百香果育苗基地、拉内村罗汉果基地、木朝村君子台梅兰石斛产业示范基地等,实现每个村级合作社均建有50亩以上的产业基地。今年来,巩固发展种桑养蚕4473亩、青梅1.5万亩、百香果1000亩、罗汉果1000亩、甜茶1000亩、白芨8200余盆。

打造生态品牌,强化特色产业发展保障

用好用活黎明关乡保护区生态资源及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截至目前,全乡共发展绿壳蛋鸡、瑶山鸡养殖场2个,存栏1万余羽,年产值250余万元;建成桉、松、杉、油茶等经济林面积1.5万余亩,年产值1000余万元;发展仿野生石斛种植3110亩,年产值600余万元;发展仿野生石斛种植3110亩,年产值600余万元。培育了“青梅酒”“养生石斛”“绿壳鸡蛋”等绿色生态经济品牌,累计带动1.2万余人次参与务工,不断提高特色产业实现“产品变商品”的蜕变。(覃晗凌、蒙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 http://www.tgcxw.com/cyzx/1882.html

(5)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