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以寿教授:陆羽的《茶经》是什么时候完成的?

陆羽开创的煎茶法应该是在煮饮法的基础上,参考了禅茶清饮法,再调整改进完善后规范出来的。这其中皎然的煎茶法给了陆羽很大的参考价值。

陆羽的《茶经》是什么时候完成的?是一次写成还是分几次完成的?

这件事在茶学界一直没有定论。我比较赞同安徽农业大学丁以寿教授的观点,即《茶经》是分三阶段完成的:初稿完成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当时名为《茶记》。公元764年修改充实之后更名为《茶论》。直到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4年),陆羽在多次修改后,才将此书定名为《茶经》。

我在开篇《茶经》是本怎么样的书?中已经指出,“经”含有经典、圣经的意思在里面。一般人不敢轻易用“经”来命名自己的著作。除非确实已勘破妙理、深明大义、开宗立派、教化万民,方可称“经”。所以《茶经》的内容随着陆羽对茶道实践和理解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完善、充实,是符合科学规律的。

当然,本文所说“茶经撰写阶段”仅指《茶经》的初稿写作阶段。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陆羽22岁。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春,安禄山攻占长安,建国大燕,自号“大燕皇帝”,进军中原。玄宗逃蜀,肃宗继位,长达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开始了。也就是在这一年的秋冬之际,陆羽随着大批难民渡江来到江南。这期间,他写下《四悲赋》来表达自己悲愤的心情。过了一段流离失所,朝不夕保的逃难生活。直到蹍转来到浙江吴兴县,结识杼山妙喜寺主持皎然上人后,陆羽才被皎然上人所留,在妙喜寺借住了三年。

《宋高僧传》卷二九《唐湖州杼山皎然传》:“皎然精通禅、诗及茶道,以陆羽为莫逆之交。”

《吴兴掌故录集》:“皎然,湖州谢氏子,有逸才,。。。。。。惟陆羽至,清淡终日,耻于文章。”

高僧皎然,生卒年不考。据台湾学者许清云《皎然诗式研究》,推皎然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殁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左右,享年八十以上。他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在佛学、文学、诗歌、茶学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全唐诗》录有其诗7卷470首,被称为诗僧翘楚、文坛领袖、一代宗师

皎然的茶艺水平之高和茶学实践经验之丰富,在当时名士之中无出其右,依我看还在陆羽之上。我们通过他所写的几首“茶诗”来感悟一下。

《顾渚行寄裴方舟》

——释皎然

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

鶗鴃鸣时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

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

由来惯采无远近,阴岭长兮阳崖浅

大寒山下叶未生,小寒山中叶初卷

吴婉携笼上翠微,蒙蒙香刺罥春衣

迷山乍被落花乱,度水时惊啼鸟飞

家园不远乘露摘,归时露彩犹滴沥

初看怕出欺玉英,更取煎来胜金液

昨夜西峰雨色过,朝寻新茗复如何

女宫露涩青芽老,尧市人稀紫笋多

紫笋青芽谁得识,日暮采之长太息

清冷真人待子元,贮此芳香思何极?

据日本学者研究,此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也就是说和陆羽写作《茶经》初稿的时间差不多(公元761年左右)。如果我们对这首长诗进行精细的解读,就会发现这首诗里面的很多名词术语和《茶经》惊人的一致,如:紫笋、青芽、阴岭、阳崖、叶初卷、乘露采等等。

这首诗细致入微地从二种鸟和茶的关系开始写起“鶗鴃鸣时收茶子、伯劳飞日采茶时”。全方位描述了茶叶生产的环境、管理、气候、采摘时间、采摘标准以及品饮方法、品质把控等等。表现出皎然深厚的茶学实践知识和高超的艺术概括能力。

我认为这首诗可以看成是《茶经》的诗歌版和浓缩版。

这首诗还明确指出茶的品饮方式是“煎”不是“煮”——“更取煎来胜金液”皎然在另一首茶诗《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写到:“投铛涌作沬,着碗聚生花。”描绘的是将茶粉投入沸水泡沫翻滚、茶香四溢,然后分碗匀沫而饮的画面。这与《茶经》论述的煎茶法完全一致。是在唐诗中能见到的具体地描述煎茶法的最早例子。

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皎然掌握着精湛的煎茶技艺。

《因话录》卷三记载:“(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

陆羽是茶界公认的煎茶法创始人。难道说皎然的煎茶法是从陆羽处学来的?我们看皎然的另一首茶诗《饮茶歌送郑客》:“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楚人”就是指陆羽,陆羽出生荆楚,自称“楚狂”。“楚人茶经虚得名”此句应该不是非难,而是调侃。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皎然的煎茶法并非传自陆羽,而且他很自信自己的煎茶水平不在陆羽之下。

所以,我认为陆羽开创的煎茶法应该是在煮饮法的基础上,参考了禅茶清饮法,再调整改进完善后规范出来的。这其中皎然的煎茶法给了陆羽很大的参考价值。

皎然不但茶艺和茶学水平非常之高。他对茶道的理解也远非常人能比。我们看他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崔石是当时的湖州刺史】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释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此诗和晚唐诗人卢仝所写的《七碗茶歌》并称中华茶诗双绝。在这首诗里,皎然首次提出“茶道”一词。这个茶道不是指茶艺之道,而是思想和修炼层次的道。他提出的一饮涤昏、二饮清神,三饮得道为后世茶人指出了一条超越人生、升华思想、栖身物外的以茶悟道之路。

所以有茶人倡议把皎然推崇为中华茶道之祖是有一定道理的。

皎然给陆羽提供的帮助是全方位。不但是安身立命的地方,不仅是“煎茶法”技艺上的指导。当陆羽写作《茶经》的思路逐步清晰时,皎然还把自己的《茶决》一书给陆羽参考。

明代著名茶史专家陈师在《茶考》中记载:“陆龟蒙自云嗜茶,作《品茶》一书,继《茶经》、《茶决》之后。自注云:《茶经》陆季疵撰,即陆羽也。羽字鸿浙,季疵或其别字也。《茶决》今不传。及览事类赋,多引《茶决》。此书间有之,未广也。”

陆龟蒙只比陆羽和皎然晚几十年,他在顾渚山置有茶园,亲自进行茶叶生产。他看过皎然写的《茶决》三卷本。而且在他自己写的《品茶》一书中,“览事类赋”多引《茶决》。也就是说在《茶经》和《茶决》之间,他引用《茶决》的茶事和茶理更多。可惜《茶决》一书早已失传,只在一些禅门典籍中有零星引用,如《百丈清规》、《禅林清规》、《五灯会元》等。

上元元年(公元 760年)陆羽离开妙喜寺,结庐于苕溪之滨,开始了“闭门著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谭宴永日”的隐士生活。

上元二年(公元 761年),陆羽完成了《茶经》初稿的写作。

那么历史为什么是选择陆羽成为“茶圣”而不是皎然上人呢?

大话茶经8:陆羽的茶修之路「《茶经》撰写阶段」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 http://www.tgcxw.com/cyzs/2091.html

(5)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茶水可以洗头发吗?

    大多数人洗头是用洗发膏洗,其实洗发膏里含有很多化学元素,对头发有一定的伤害,那么,大家肯定没听说过用茶水洗头发,茶水可以洗头发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说不定有

    小K
    2022-11-10 14:13:15
    24 0 0
  • 你以为何仕华老师的200g景迈小饼熟茶很迷你?

    你以为何仕华老师的2000/2001年的200g景迈小饼熟茶已经很迷你了?殊不知10年之后,何仕华老师制作了更迷你的熟饼,2010年的100g“宫廷”级小饼熟茶。2000/2001年何仕华景迈200g...

    小K
    2022-11-10 14:13:06
    24 0 0
  • 秋天喝白茶,春寿眉和秋眉有什么不同?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喝白茶超过一年的朋友都知道,寿眉这个品种,根据采摘季节的不同,可分为春寿眉和秋寿眉。顾名思义,春寿眉

    小K
    2022-11-10 09:08:07
    24 0 0
  • 喝醉后喝点茶能解酒吗?喝醉以后还有什么食物不能碰?

    现在正值世界杯赛期,在看球的时候,酒就成了很多人必备的饮品。不管是看球还是平时聚会,小酌两杯的确能够达到怡情的目的,但如果酒喝得太多,不仅对身体没什么好处,喝醉后

    小K
    2022-11-09 22:33:52
    24 0 0
  • 放了四五年的茶,还可以喝吗?

    现在生活水平好了,每个人的家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茶,而且有的老茶客也喜欢存一点茶。这样家里可能会就会有存放四五年的茶了,懂茶的人还好,如果不懂的茶人,肯定会问了,

    小K
    2022-11-09 21:21:02
    24 0 0
  • 喝普洱茶可以缓解胃酸分泌过多的症状吗?

    补充矿物质和一些营养元素,具有促进消化、帮助生长发育、预防龋齿的功效。那么,喝普洱茶能够缓解胃酸分泌过多的症状吗?当然不是,普洱茶对胃酸分泌过多的人群来说,是不是

    小K
    2022-11-09 20:45:25
    24 0 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